七星关区甘河街道:“五字发力”推进“党建五项行动”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根据毕节市委和七星关区委的安排部署,甘河街道从“学”“联”“治”“争”“严”五字发力,深入开展“党建五项行动”, 助推高质量发展。
以“学”铸魂,筑牢理想信念
坚持以“学”铸魂,营造争当“六型干部”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办“夜校党课”学理论,补足精神之钙。创新学习模式,开办“夜校党课”,采取班子成员“白天上班、夜晚领学”轮流授课的形式强化理论学习,让广大党员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的目的,帮助大家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参观“绝壁天渠”学先进,感悟榜样力量。组织实地参观学习“绝壁天渠”精神,从中感悟生机人民如何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利用钢钎、铁锤、铁锹等简单的劳动工具在悬崖绝壁之间凿出“十大天渠”、建成“八大水库”的榜样力量。三是开展“楼栋比武”学服务,争当“六型干部”。开展“楼栋大比武·能力大练兵”活动,帮助社区干部尽快熟悉搬迁群众的基本情况。营造争当学习型、思考型、主动型、担当型、落实型、廉洁型的“六型干部”的良好氛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联”固本,夯实基层基础
以组织联建为抓手,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一是组织联建,夯实基层堡垒。将街道干部及区工信局干部划分到6个社区34个网格,由18名科级干部担任网格长、230名干部及党员群众担任楼栋长、联户长,厚植党建“神经末梢”,把党的组织建设延伸至每一栋楼,为居民提供便捷、贴心服务。二是活动联办,强化感恩教育。依托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了“写春联、送福字”廉洁春联进万家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新风尚。三是服务联动,凝聚发展力量。探索“组织联建”新模式,开启联合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
以“治”塑形,维护社会和谐
推进“三治融合”,打造新时代易地扶贫搬迁点社会治理新样本。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推进治理与“德”治融合。通过培训讲座、观看影片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德治教育。同时,组织开展“幸福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道德自觉。二是搭建智治平台,推进治理与“法”治融合。打造“智慧甘河”平台,利用“大数据”将服务和治理“触角”延伸至楼栋末梢。多渠道开展法治教育,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确保社区和谐稳定。三是探索共治模式,推进治理与“自”治融合。全面提升搬迁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完善居规民约,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努力营造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以“争”聚力,凝聚发展合力
以“争引工程”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向外引、向内改”,千方百计争取各级的支持,凝聚发展合力。一是聚凝心铸魂之力,把牢思想“风向标”。组织到鸡鸣三省等地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传统中汲取精神之钙。二是聚感恩奋进之力,激发群众“内生力”。邀请毕节医学专科学校到幸福小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为民服务”活动,为居民做健康体检,给居民针灸按摩,还免费给患者发放药品。通过义诊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三是聚社会各界之力,画好发展“同心圆”。积极对接爱心企业和党外人士,通过捐款捐物、爱心慰问等方式为搬迁群众发放鸡蛋、奶粉、马铃薯和价值60万元的米和油;协调民盟爱助事实孤儿项目,涉及未成年人178名,资金25万元。
以“严”健体,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开展作风革命,制定完善《甘河街道干部职工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努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一是加强警示教育,打好思想“预防针”。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坚持以案为鉴。通过警示教育,让干部职工洗涤思想,震撼心灵,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二是实行积分管理,戴上纪律“紧箍咒”。督促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执行新修订完善的干部职工积分管理办法,确保干成事、不出事。三是加大督查力度,敢于亮剑“祛顽疾”。不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并进行通报,向作风突出问题“亮剑”。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公布作风革命工作监督举报方式,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卢鹏
编辑 夏民
二审 汪瑞梁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