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新消息 消费券怎样更好“劝”消费-环球观热点
(资料图片)
发放消费券可以在短期内促进消费回暖和增长,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稳定就业,助力实现经济复苏。近日,各地向民众发放新一轮规模较大的消费券,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信心。总结好消费券发放的现状和问题,合理优化消费券的发放机制,使其撬动更多的居民消费,成为时下关注的重点。
当前,我国消费券发放呈现出规模大、涵盖领域广泛且有侧重、对特定群体支持力度大、投放渠道多元等特征。今年以来,北京、广东、浙江、河南、四川、山东、贵州等省份发放的消费券数额均达亿元以上。消费券涵盖商品零售、餐饮堂食、外卖、景区门票、酒店民宿、健身等多个领域,其中受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零售、餐饮、文旅等行业是消费券投放的重点。许多地方消费券的发放注重对低收入群体和应届毕业生的支持,如济宁市兖州区为低保户、分散特困供养户等群体发放专项消费券,浙江绍兴、安徽芜湖为应届毕业生发放特定消费券。消费券的发放方式以数字化为主,涉及多个在线平台,其中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支付平台是主要的发放渠道。
然而,当前消费券的发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方财政的约束影响消费券的资金筹措。消费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收入,然而当前防疫、纾困等政策的资金支出金额较大,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收支压力。二是部分地区消费券的机制设计不够合理。一些地方发放的消费券使用限制过多,例如满减要求的门槛过高、对品类限制严格、有效时间过短等,导致真正需要支持的中低收入群体、农村地区群体未能达到使用消费券的门槛,生活状况没有得到改善。还有一些消费券的折扣率设定过低,导致促消费的效果受到影响。三是消费券使用管理存在把关不严现象。个别地区、平台的消费券发放使用缺乏有效的风控机制和管理手段,导致少数人套取消费券金额、批量售卖消费券牟利等行为的发生。
未来,为更好发挥消费券撬动消费作用,需要在资金来源、机制设计、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一是强化政企协同的消费券发放机制。为缓解发放大规模消费券给财政资金带来的压力,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创新与社会部门的合作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二是优化消费券设计放大杠杆效应。积极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结合居民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倾向、消费行为等设计消费券抵扣率。同时,减少消费券使用的品类限制,简化消费券使用规则,适度延长消费券使用时间。三是健全消费券管理制度。应用数字技术加强对消费券发放与使用等流程的监管,厘清消费券使用“负面清单”,设置违规售卖消费券等行为的惩罚机制。【编辑: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