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资讯:厦门思明:科创产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厦门4月25日电 (余乃鎏、陈博)近日,一场主题为《寻百强看中国》的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走进厦门市思明区,聚焦该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成就,也让人管窥了这个全国百强区的发展亮彩。
GDP总量从233亿元提升至2503.88亿元;财政收入从7亿元突破410亿元,连续7年位居福建各区县第一;综合能力跻身全国百强区前列,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城市发展“十优区”首位;已形成金融服务、商贸物流、软件信息、旅游会展等千亿元产业链;2022年,建筑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年来,思明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蓝天白云、碧水新城,美丽思明航拍图。黄嵘摄
(相关资料图)
其中,科创产业发展尤为引人瞩目。以千亿元产业链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例,其是思明区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思明区规上软件信息业实现营业收入超380亿元,占厦门全市近2/3。
据悉,在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思明区“起步早、有基因、有生态”,是厦门乃至福建软件信息业发展的主阵地。全区产业规模占厦门全市比重逾7成,在全市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如福建省7家入围“2021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强”的企业中,来自厦门的5家全是思明区企业;7家获评“2021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的福建企业中,2家企业来自思明区。
思明区鹭江两岸风光旖旎,是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缩影。人民网 陈博摄
在厦门软件园二期,“虎鲸二号”取证车颇为“吸睛”,其可通过信息联动比对、识别人员身份而被运用于安防、安保领域。而研发出这个“大国重器”的美亚柏科,自1999年9月成立以来,20余年一直与思明区相伴发展,并日渐发展成为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和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先企业等。
美亚柏科只是思明区“科创企业发展繁盛”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思明区这方产业沃土上,还已培育、涌现出易联众、美柚、四三九九、吉比特等众多骨干企业,国内众多行业领军企业也接踵而至,纷纷在思明区设立业务板块,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一批智能制造企业高速增长,增速位居厦门全市第一。
坐落在思明区的厦门国际会议中心,是厦门地标性建筑。吴伟摄
值得关注的是,众多科创企业等创业兴业展业,受益于思明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一以贯之的大力支持,以及不断提升的企业服务意识和能力等。一直以来,该区始终把企业和企业家朋友当作最亲密的“城市合伙人”,不懈努力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举措、出台更有力度的政策体系、打造更有速度的政务标杆,让各类企业得以在思明安心舒心放心发展。
例如,2022年5月,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软件信息业高质量发展,厚植产业发展优势、提升企业创新活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思明区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重磅出台,进一步聚焦招强引优、增产增效、研发创新、引才留才四大方面,深入研究制定引进奖励、入统奖励、增产奖励、增速奖励、龙头企业上新台阶奖励、留才奖励、专项人才奖励以及研发费用补贴、引才补贴等九项奖补举措,并发布《思明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实现壮大产业规模、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空间,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软件信息业优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初,在厦门市级稳增长政策基础上结合辖区产业特点,思明区又率先发布2023年“抢开局、稳增长”七条措施,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产业相关企业予以真金白银的奖补扶持。
思明区会展片区高楼林立,经济活力迸发。人民网 陈博摄
不仅如此,思明区专门成立推进软件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从产学研协作、研发投入、平台建设、高新企业培育、引才留才等方面,厚植产业发展优势,并在元宇宙、AI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深挖潜力,抢占产业新赛道,扩大高端制造业和软件信息业有效投资,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瞩目增长。
如今,思明区还正通过打造“产学研”全产业链的动人场景,让科技不断走进市民日常生活。目前,包括“思明一束光”“我的中国芯”等“黑科技”,已被广泛运用于智慧路灯、立体停车等工程,被运用于街心公园、城市步道等场景,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位于思明区的厦门会客厅——筼筜湖湖光潋滟。人民网 陈博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系列有力举措下,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成效斐然。据统计,目前思明区年度研发投入超千万元企业近百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759家,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7家,均在福建省属于前列……而其在给思明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基础、带来坚实底气的同时,也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贡献:2022年全区GDP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5.2%;纳税大户企业共有775家(其中,纳税额超亿元企业46家),较上年增加53家,全年税收贡献245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比重达60%。